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新型电力系统为新型储能打开广阔空间

发布时间:2023-09-08 浏览数:8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储能是关键。储能可以完美弥补新能源间歇性、波动性短板,解决非化石能源高比例、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所产生的相关问题。在此背景下,随着储能技术以及储能在电力系统地位的双重提升,新型储能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通道,这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由之路。

image.png

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870万千瓦左右。截至今年6月,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超过17.33吉瓦。预计2023年底,我国新增储能装机规模有望达到20G吉瓦。到2023年,中国新型储能产业规模将接近3万亿元。

技术领先性、安全稳定性、经济适用性,是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三大核心。依托33年来在以新能源为主的综合能源领域形成的积淀,已经构成场景多元的一体化产业链,生产流程减少了65%,能耗降低了42%,综合成本降低了50%,全程无污染,产品压实度、能量密度大幅度提升。硅碳负极材料迭代发展,成功解决了传统电解液材料的难题。

从当前到2030年,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承担的作用被定义为规模化发展、满足系统日内平衡调节需求。2022年以来,储能已经进入大规模爆发时期,但离产业规模化发展还有一定距离,制约因素主要是成本、能效、安全,储能行业现在走的路正是光伏行业走过的路,储能产业现在正处于需要埋头下工夫、一门心思搞研发、专心致志强科技的时候。惟有如此,产业才能在高质量发展中行稳致远。

新型储能的“场景革新”催生了储能百花齐放的新未来。源端需要解决高比例新能源广泛接入的问题,网端需要解决资源安全高效灵活配置的问题,荷端需要保障多元负荷需求满足。在数字能源的带动下,电力与算力双向赋能,统筹电力大数据,新型电力系统因此会更加柔性、灵活、安全、高效、友好。近期,全国首座面向垂直行业场景的能源AI智算中心通过“瓦特”与“比特”的结合,实现了“电力+储能+算力”三位一体,开启了移动能源消费场景的新体验。在移动储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协鑫计划通过充电技术,让电动车变成可控的分布式储能载体。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为新型储能打开了广阔空间,储能将重塑电力系统“多端互动、超级融合”的物理形态。未来30年,储能产业将大有可为。
       国电中星是专业的二次保护检测设备生产厂家,生产的仪器设备种类多,多种型号可供选择。国电中星为您服务:4000-828-027,了解更多访问国电中星官网:www.gdzxd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