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 技术文章

突破单组蓄电池更换困局:ZXXD-A系列蓄电池跨接宝技术解析与应用指南

发布时间:2025-07-21 浏览数:3

引言:蓄电池更换的“单组困境”
在电力直流系统中,蓄电池组被誉为系统的“血液”,是保障设备不间断运行的终极防线。然而,当仅配置单组蓄电池时,更换故障单体电池便成为运维人员的棘手难题——系统既不允许开路(失去后备),也不能短路(引发事故)。传统应对策略如“带病运行至计划停电”、“寻找相同电池组临时并联”或“使用二极管法”,无不面临操作风险高、依赖外部条件或引入额外压降等痛点。

image.png

ZXXD-A系列跨接宝:安全在线更换的革新方案
ZXXD-A系列蓄电池跨接宝应运而生,专为攻克单组蓄电池在线更换难题设计,其核心价值在于“安全、在线、高效”:

核心性能优势解析:

1.无损在线更换: 核心突破!无需将整组电池退出系统或等待停电。跨接宝在故障电池两端建立临时、安全的并联通路,保障系统持续供电的同时,隔离并更换故障单体,彻底解决“单组困境”。

2.智能防反接保护: 内置自动极性识别功能,避免因操作失误导致反接引发短路风险,大幅提升操作安全性。

3.极简化操作设计:

轻量便携: 仅重5kg (370*275*18mm),单人即可轻松携带与操作。

工具集成: 内置专用安全连接工具,无需额外准备设备,开箱即用。

坚固绝缘: 工程塑料外壳提供优异绝缘性能,保障操作者安全。

4.卓越电气性能:

超低压降: 工作状态下电压降< 0.7V,远低于传统二极管方案(通常>1.2V),最大限度减少对系统母线电压的扰动,保障负载设备稳定运行。

宽电压适配: 支持处理故障电池电压范围 1.5V ≤ Vn ≤ 15V,覆盖主流2V、6V、12V铅酸蓄电池单体。

ZXXD-A系列型号对比与选型指南

型号

静态电流承载能力

尺寸 (mm)

重量 (kg)

核心应用场景

ZXXD-A01

50A

370*275*18

5

小型通信站点、低压直流屏、轻载系统

ZXXD-A02

100A

370*275*18

5

中型变电站、数据中心、主流直流系统

ZXXD-A03

150A

370*275*18

5

大型枢纽站、重载直流系统、关键设备

选型关键: 型号选择首要依据是待维护直流系统的静态负荷电流。务必确保所选跨接宝型号的静态电流承载能力大于系统实际工作电流,并预留适当余量(建议20%以上)。错误选型(如负载过大选小型号)可能导致跨接宝过载损坏或压降增大。

与传统方案的技术对比

更换方案

是否需要退出系统/停电

操作复杂度

安全性

对系统电压影响

对外部条件依赖

效率

带病运行至计划停电

是 (需等待)

高风险 (隐患)

无直接影响

依赖计划停电

极低

临时并联电池组

否 (理论上)

极高

中 (操作复杂)

需备用电池组

传统二极管法

中 (压降/发热)

大 (≥1.2V)

需二极管

ZXXD-A 跨接宝

极小 (<0.7V)

应用场景与操作要点

典型场景: 电力变电站/所直流系统、通信机房、数据中心UPS后备电池、轨道交通信号电源等仅配置单组蓄电池且需在线维护的场合。

操作流程简述 (需结合详细说明书):

1.评估选型: 确认系统静态负荷,选择合适的ZXXD-A型号。

2.安全准备: 佩戴绝缘手套、护目镜,检查跨接宝及工具状态。

3.连接跨接宝: 使用内置工具,先连接跨接宝的正负极线至系统母线排(或相应可靠连接点),再连接跨接宝的电池夹至待更换故障电池两端(注意智能防反接,但仍需确认极性)。

4.更换电池: 此时故障电池已被跨接宝旁路,可安全拆卸其连接线,取下旧电池,安装同规格新电池并紧固连接。

5.移除跨接宝: 先断开连接在(新)电池两端的夹子,再断开连接在系统母线上的跨接宝引线。操作完成。

结论:提升可靠性与运维效率的利器
ZXXD-A系列蓄电池跨接宝通过创新的设计和优异的电气性能(关键指标:静态电流承载、<0.7V压降),有效破解了单组蓄电池系统在线更换单体的行业难题。其安全、便捷、高效的特点,不仅极大降低了运维操作风险,显著缩短了维护时间窗口,更重要的是保障了直流电源系统在维护期间的不间断高可靠性运行,是电力、通信等行业蓄电池精细化、智能化维护不可或缺的专业工具。技术人员熟练掌握其选型与应用,将直接提升系统可用性与运维水平。

国电中星是电力检测设备生产厂家,生产的产品种类多,型号齐全,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电话4000-828-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