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我国构建起全球领先的天然铀技术开发体系,铀矿山产能已由百吨级增长到千吨级

发布时间:2025-09-23 浏览数:5

       电影《红海行动》中提到的黄饼,就是我们的最终产品。黄饼是核工业中的一种重要原料,因外表呈黄色且一般压制成饼状而得名,主要由天然铀矿石经过浸取、沉淀等工艺获得。

image.png

  近年来,全球核能发展迎来全面复兴,我国在运和核准在建核电机组装机规模升至领先。天然铀作为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目前的采集技术如何?开采过程以及生产出的产品是否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日前,来到位于新疆西北部地区的伊犁盆地,实地探访“核电粮仓”的真实面貌。

  “此前像是‘挖煤矿’,现在像是‘采石油’”

  九月的新疆,天高云淡,金风送爽。在中核集团新疆矿业七三五厂的成品车间内,可以看到了一桶形似“麦乐鸡块”的黄色物料,也就是核燃料的重要中间产品——黄饼。

  据介绍,从地下的天然铀矿石转变为黄饼,要经过一系列高度专业化且严密控制的工艺流程。

  “首先是要让地下的铀‘重见天日’。”中核集团新疆矿业七三七厂副厂长表示,“20世纪60年代,我们采用的是常规采矿方法,即在露天工作面或地下巷道施工,打开含铀矿层,从地下采出铀矿石运至地表,再经过破磨处理、化学浸出等工艺实现铀的提取。”

  相比于此,如今的采铀技术已从传统的井下开采转变为更加高效的地浸采铀。

  地浸采铀无需开山挖矿,只需要将提前配置好的浸出剂注入地下含铀矿层,让浸出剂可以和地下的铀矿物进行化学反应,形成含铀浸出液,最后抽至地表进行处理,即可提取加工成铀产品。

  “简单而言,此前我们像是‘挖煤矿’,现在像是‘采石油’。”中核集团新疆矿业总工程师比喻说,“地浸采铀技术具有经济、安全、高效等优势,省去了传统采矿中开巷道等多个环节,目前该项技术已在我国砂岩型铀矿得到广泛应用。”

  更重要的是,地浸采铀技术盘活了此前难以利用的低品位铀资源。

  资料显示,伊犁盆地是我国重要的砂岩铀矿资源基地,但存在高钙、高铁铝、高矿化度、低渗透、多层空间叠置等特点,是复杂的砂岩铀矿之一,采用传统方法难以经济高效开采。

  曾经有国外专家考察过我国的一些砂岩铀矿,认为开采难度极高,是不可开采的铀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呆矿。但是我们通过不断的技术攻关和工艺优化,实现了对复杂地质条件下铀矿的开发,突破了所谓呆矿限制,让伊犁盆地这片曾经被认为难以开采的土地,成了我国天然铀生产的重要基地。

  据悉,目前中核集团已发展至第三代铀矿冶技术,即“CO₂+O₂”原地浸出采铀工艺,是一种中性、绿色、温和的采矿方法,是地浸采铀的又一次技术革命。

  截至目前,我国已构建起全球领先的天然铀技术开发体系,成为全球第二个掌握“CO₂+O₂”地浸技术的国家,实现了从难采到可采、从储量到产量的跨越,铀矿山产能也由百吨级增长到千吨级。

  “只要不真当成‘麦乐鸡块’吃下去,基本不会有影响”。相关员工说道。

  地浸采铀技术的另一个优势来自于绿色环保。

  在地浸采铀现场注意到,这里仅坐落着几口抽、注液井,其他区域的地表环境均维持原貌,周围没有任何大型机械设备的轰鸣声。只有打开工作的井盖,用手触摸延伸向地下的输液管道时,才能感受到管道中液体流动的细微震动。

  地浸采铀的过程无噪音,不产生废渣,也没有尾矿堆、尾矿库。该技术大幅降低了采铀对生态环境的扰动,实现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双赢。

  在一些开采区域,牧民还会照常进行放牧,地下采矿悄无声息,地表则保持着原有的生态功能,真正做到了地下开发、地上无痕

  针对公众最为关心的辐射问题,天然铀的辐射量微乎其微,最终的产品黄饼,化学成分为重铀酸盐,铀含量约70%,正常接触甚至手持都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其实只要不真把黄饼当成‘麦乐鸡块’吃下去,接触后认真洗手,基本不会有影响。”员工表示。

  对于在厂区工作的人员介绍,他们有着严格的防护规程和监测机制,确保工作人员每年的辐射剂量远低于国家规定的安全限值。

  此外,我们通过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已经实现了对地浸采铀全过程的智能调控、远程控制,打造了无人化工厂,进一步减少了工作人员的现场操作需求。

  “我们创建了原地浸出数字可视化采铀系统、远程调度指挥系统、关键生产作业数智化系统等,开创了地浸采铀精准管控新模式。”中核集团新疆矿业总经理介绍称。

  天然铀是重要的能源矿产,是核电的粮食,核能产业链的血液。我们肩负强核基石、核电粮仓的重要使命,预计到2040年,我们将成为国际铀矿开采的先进企业,实现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的全面领先。
       国电中星作为一家专业的电力检测设备厂家,密切关注国家核电以及电力相关行业的发展与动态,了解更多访问国电中星官网:www.gdzxdl.com。